发布日期:2025-10-09 06:37点击次数:107
一、金浦钛业:担保背后的现金流危机与转型困局
金浦钛业为合营公司南京金浦英萨提供4440万元担保的背后,是主营业务持续承压的尴尬现实。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同比扩大829.7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至-7542万元。
更严峻的是,控股股东金浦集团所持股份已被全部司法冻结,而公司流动比率仅0.55,短期偿债能力亮起红灯。 此次担保的合营公司主营丁腈橡胶制造,与钛白粉主业协同性有限,反映出公司在主业萎缩时试图通过关联业务维持运营。
但风险在于,若被担保方出现偿债问题,金浦钛业本就脆弱的资金链将面临更大压力。
二、赣锋锂业:25亿增资锂电子公司,固态电池赌注与高负债博弈
赣锋锂业对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的25亿元增资,是一场针对固态电池技术的战略豪赌。 截至2025年6月,赣锋锂电资产负债率高达68.02%,上半年亏损6271万元。
增资后,其净资产将提升43.8%,负债率降至61.3%,但能否扭转亏损仍存变数。 子公司此前已布局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大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并在南昌建设年产10GWh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然而,固态电池商业化尚需时间,而小米产投等机构的历史投资也暗示资本对技术路线的分歧。 此次增资虽缓解了资金压力,但未来需用业绩证明高投入的合理性。
三、东方雨虹:6亿押注上游矿产,传统建材商的供应链突围
东方雨虹以2.67亿元竞拍广西上林县灰岩矿采矿权,并总投资6亿元建设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凸显其向上游延伸的迫切性。
项目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8亿元,但公司需先面对18个月的建设周期和自筹资金的压力。 这已是年内第二次布局矿产:7月,其子公司还取得了江西永丰大理石矿采矿权。
连续出手背后,是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跌95%的业绩困境。通过控制矿产资源,东方雨虹试图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但矿业开发的管理经验和市场风险仍是新挑战。
四、甘肃能化:13亿煤矿改建背后的资源枯竭焦虑
甘肃能化投资13.29亿元对窑街煤电三矿进行改建,直接原因是矿井资源濒临枯竭。 该矿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剩余煤炭资源仅4502万吨,按当前产能测算服务年限有限。
改建后产能将提升至180万吨/年,但建设周期长达61个月,且需应对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等安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86亿元,而项目资金依赖自筹和贷款,可能进一步推高负债率。这一投资反映了传统能源企业在资源接续与短期盈利间的艰难平衡。
五、章源钨业: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下的隐形风险
章源钨业控股股东章源控股未来一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占比高达49.6%,对应融资余额7.72亿元。
尽管公司声称股东“资信状况良好”,但截至2025年6月,章源钨业应收账款同比激增96.54%,存货占净资产比例达70.87%。
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往往意味着资金需求迫切,若股价大幅波动可能触发平仓风险。 尽管公司主营的钨精矿产量同比增长3.24%,但下游需求波动能否支撑其估值仍需观察。
当龙头企业纷纷向上游资源端延伸或通过资本运作维持生存时,是应更关注其战略布局的长期价值,还是警惕短期财务风险的交织放大?
资本市场的输血能否真正转化为技术突破和资源掌控的护城河,抑或只是延缓结构性危机的缓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