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21:17点击次数:198
01 欧美摊牌时刻,千亿关税战一触即发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23日强硬表态:若欧美贸易谈判破裂,欧盟已准备好对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份合并清单涵盖波音飞机、汽车和波本威士忌等标志性产品,反制措施最早将于8月7日生效。
欧盟的怒火源于美国的步步紧逼。特朗普政府不仅对欧盟钢铁、铝、葡萄酒和汽车征收高关税,更发出惊人言论,声称欧盟是“为了对抗美国而创建的”——这一表态深深刺痛了欧洲领导人。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
德国率先亮明立场,支持欧盟动用反胁迫工具对抗美国。欧美贸易战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双方经贸关系数十年来的至暗时刻。
02 战略转身,欧洲向东寻找新支点
当白宫宣布日本将“立即增加75%美国大米进口”并购买100架波音飞机时,欧盟的目光却坚定转向东方。第25届中欧峰会在北京召开绝非偶然,它代表着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关键抉择。
中欧贸易数据揭示着现实的引力: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90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稳居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从德国的汽车到法国的化妆品,从中国的电子产品到可再生能源设备,经济纽带早已编织成网。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一贯表现出务实合作的态度,没有参与军事冲突,也没有追求霸权野心。
这种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恰是当下欧盟最迫切需要的战略资源。
03 中欧峰会,重塑世界经贸新版图
24日举行的峰会上,中欧合作路线图逐渐清晰。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成为两大支柱,而第三方市场合作则开辟出新空间。在非洲、中亚和东南亚的基础建设项目上,中欧资本与技术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双方合作已有实质性突破。中国近期向欧盟开放金融部门并推动外商投资政策改革,回应了欧洲对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的关切。这种良性互动与欧美间的关税威胁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企业正迎来新机遇。周鸿祎公开表示360集团芯片采购“最近采购的都是华为的产品”;工业机器人企业订单排到11月——欧盟技术标准对接的潜在空间,为中国高端制造打开更广阔天地。
04 全球产业链站在重构临界点
欧美贸易战阴影下,产业链加速重组。美国强推“对等关税”模式,美日协议将原定25%的税率降至15%。但单边主义政策正遭反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宏观经济,亚洲开发银行也因此下调亚太地区增长预期。
在此背景下,中国宣布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面将显著提高——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开放承诺。
全球南方国家同样在寻求新路径。印度时隔五年恢复对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柬埔寨开展全国性打击网络诈骗行动。世界多极化不再是理论构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贸易战的倒计时滴答作响,布鲁塞尔已备好千亿关税清单;北京的会谈桌上,中欧却正探讨绿色合作与数字创新。地缘政治的天平悄然倾斜——当德国公开支持欧盟反制美国,当中国芯片替代计划加速推进,单极世界的终曲已经奏响。
这场峰会或许不会登上明日头条,但历史将证明:在欧美裂痕加深的今天,中欧的新互动模式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全球化并未死亡,它正在贸易战的炮火中艰难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