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2 20:28点击次数:107
都说她48岁了,进入“人生下半场”嘛,身边不少这个年纪的姐姐都在忙着照顾家庭,把“老了”“折腾不动”这类话挂在嘴边。
都说48岁时,在事业上算是“稳定期”嘛,许多在某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手,也都习惯了按部就班,一路平稳走到头。
月亮姐姐在央视少儿频道呆了27年,用那温暖的笑容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成为了90后、00后心中难忘的“童年符号”。
谁都没想到那熟悉的身影会主动去改变化,更没人想到她的转身居然引发了整个网络的怀旧风潮,这个把童趣藏在骨子里的主持人,正用新的身份继续着不一样的精彩篇章。
27年一直坚持守护那份童真,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提起月亮姐姐,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还是《大风车》里的那位活泼又亲切的身影,以及《智慧树》里的模样。
她的本名是王淏,1978年出生在太原的文联大院,从小就在浓厚的艺术环境里长大,七岁就赢得了太原市故事大王的称号,八岁时更是成为了全国故事大王,早早就萌生了当播音员的梦想。
她1996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到了1998年便正式进入央视少儿频道,至今已经坚持了27年。
那些年,她陪着孩子们一起唱儿歌、玩游戏,在《七巧板》中传授知识,在《音乐快递》中挖掘童声,还两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表演少儿歌舞。
为了跟孩子们更靠近,她会蹲下来和小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把经常参加节目的孩子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把办公室变成了孩子们送来的手工贺卡的海洋。
因为这份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她两次获得了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荣誉,还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
很少有人知道,镜头之外的她也会有烦恼。2017年当了妈妈后,儿子一句“妈妈手机里的小朋友比我还多”,让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家庭和事业之间那份难以调和的矛盾。
随着传统少儿节目的规模逐渐缩小,内容传播更多转向短视频,她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既保持童心事业,又兼顾家庭,而且还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呢?
不是退出,而是焕发新生。
前几天,月亮姐姐在朋友圈发了个视频,正式宣布自己要从少儿频道调岗,变成央视频“月亮姐姐工作室”的负责人。
视频里她没啥惊天动地的话,只是轻轻说了句“不是离开,只是换了个更接近梦想的地方”,结果一下子引发了不少讨论,尼格买提还调侃“不要我们这些小朋友了”,顿时勾起了不少人回忆。
这个决定可不是轻松就做出来的,有人还劝她说“都48岁了,安稳待着多好”,毕竟在体制内扎根这么多年,想转型可得跳出原来的舒适圈。
她心里明白,老一套的主持岗位创作空间不大,而新媒体平台能让她更自由地发挥创意。而且,自己成立工作室后,就可以自己安排时间,不仅能继续做儿童节目的内容,还能多陪陪孩子。
这股勇气,藏在她一直以来的温和中,但比任何宣言都更有力量,转型不是从头开始,而是27年累积的延续。
这些年,她一直在暗中“磨砺”:演过充满爱心的音乐童话剧,为《棉花糖和云朵妈妈》等动画配音,还出了《月亮姐姐当妈妈》这样的育儿书,将育儿的心得融入到儿童事业当中。
就连新媒体这块,她也早早涉足过,在《央young之夏》这些综艺节目里担任队长,试着和年轻的观众们互动起来。
如今的工作室也正好盘活了她的长处,专攻儿童IP的打造、教育类短视频以及公益事业。
第一档节目《童心创变者》正在准备中,计划借助AI技术帮助孩子们恢复文物、构思未来城市,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有趣的实践中。
她不再受节目前后时间的限制了,可以自己制作科普小短片、育儿窍门,甚至直播和家长、孩子实时互动,传播途径反而变得更加多样化。
探索新领域,开拓未知的空间,迎接未曾预料的机遇,打破常规,创造出崭新的可能性。
转变之后的月亮姐姐,反倒显得更加放松自在了。她会在短视频里分享和儿子一起做手工的日常,还会教家长如何通过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有时候,她还会拿出曾经主持过的旧片段,与网友们一同怀念过去。
某次,她上传了一段教小朋友认识传统纹样的视频,没想到播放量竟然破了千万。许多家长留言说:“小时候看你节目,现在跟着你教孩子。”
工作室的公益项目也逐渐开始展开,她策划了“童心看非遗”的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访剪纸工艺师和面塑老师,把这些体验都记录成一系列短片。
有位偏远地方的老师给她发消息,说用她的视频给学生们上美术课,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她听了这话,心里更有信心:“原来换个身份,能帮到更多的孩子。”
如今的月亮姐姐,依然挂着那熟悉的笑容,不过眼神里多了份坚定。有个人问她“48岁转变会不会怕失败”,她笑着说:“27年的童心积攒的可不是白白来的,而且年龄从来都不是我做事的借口。”
确实如此,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既有传统媒体人士的专业水准,又融入了新媒体的创作热情,让她的“童心事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从电视台主持到工作室老板,她的转变被业内认为是“体制内创业”的一个典范,既有央视的信誉支撑,又展现了自己满满的创作热情。
她自己也曾坦言:“48岁的我想说,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我们都还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这话不仅代表了她的内心想法,也点燃了许多在职场中迷失的人们的希望。
月亮姐姐的故事其实是在告诉咱们,所谓的“平凡”根本不是长久专注某一行的成果,而往往变成放弃进步的借口。她坚持了27年,这份坚持可真难得,而到48岁还能勇敢转身,更是让人佩服。
只要心中有热情,眼中有目标,无论年龄多大,都会在新的领域里闪耀光芒。毕竟,真正的童心从不会变老,而真正的成长总在奔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