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7 03:50点击次数:125
加沙街头刚歇火几天,就有人盘算着拉谁来“看场子”。联合国蓝盔还没影儿,埃及、印尼、土耳其、阿塞拜疆已经排好队,一个个亮出小本本,仿佛谁嗓门大谁就领工资。
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先放话:第二阶段停火得把哈马斯手里的家伙收干净,国际部队得上,得安理会点头。话没落地,《卫报》就补刀:有外交官私下说埃及想当头儿,开罗却装没听见——典型的“我先报名,但不保证到场”。
印尼更不墨迹,上个月直接宣布:两万兵,联合国授权就去。全球两百来个国家,就它一个公开把人数写脸上,生怕别人抢名额。
土耳其那边也不甘示弱,执政党党鞭11号放风:文件正在改,改完送议会。总统埃尔多安早几天就嚷嚷要进监督小组,一副“我人不到,名也要先占座”。
阿塞拜疆悄咪咪点头,三个政府线人告诉《以色列时报》:兵派定了。大使馆集体沉默,像极了答应加班却不回工作群的表情包。
美国没闲着,白宫甩出一份“二十点计划”,白纸黑字写着:战后加沙先塞一支“国际稳定部队”,再配个“国际过渡机构”盯着。法英美正商量这几天在安理会推决议,打算把剧本直接拍桌子上。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掺一脚,他那份“加沙国际过渡当局”像极了一家七人小公司,董事会七到十人,巴勒斯坦股东必须有席位,听来像临时董事会,却准备接管立法行政一把抓。特朗普团队顺手把“和平委员会”塞进二十点计划,关系表却没画清楚:这委员会跟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是上下级还是平行线?没人说。
把这几条线摆一起,像极了一个还没搭好的微信群:群主可能是埃及,但还没实名;印尼第一个发红包,两万兵力;土耳其不停改群公告;阿塞拜疆默默把头像改成“已同意”;美国拼命拉人进群;布莱尔负责写群规,特朗普顺手改群名。
维和部队到底干嘛?文件上写得斯文:监督停火、收武器、保护平民。翻译成人话:挡子弹、背黑锅、给媒体当背景墙。
谁掏钱?谁出枪?谁负责伤亡?安理会一纸决议可填不了这些坑。埃及想当头儿,却不想单独背锅;印尼豪气出两万,路费谁报销;土耳其议会还没点头,埃尔多安的“监督小组”八字没一撇;阿塞拜疆连官方声明都懒得发,像极了答应帮忙搬家却临时改口的朋友。
更尴尬的是哈马斯。文件里写着“解除武装”,可枪在手,说交就交?要是真交,加沙地面谁保证他们不被清算?联合国部队?还是隔壁以色列坦克?没人把话说满。
另一边,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心里也打鼓。布莱尔的“过渡当局”说要吸纳合格巴勒斯坦代表,可谁来认定“合格”?华盛顿、伦敦还是特拉维夫?万一名单里没有法塔赫,或者全是法塔赫,哈马斯会不会直接掀桌子?
时间线掐指一算:法英美想这几天把决议扔安理会,印尼已经打包行李,埃及还在等开绿灯,土耳其议会流程最快也得几周,阿塞拜疆连机票都没订。群戏热闹,开机时间却一拖再拖。
最忙的是联合国秘书处,一边要改决议草案,一边得给各国打电话:哥,你真出兵?出多少?带啥装备?电话那头的回答多半是:“先写进去,细节回头聊。”
有人算了笔账:两万印尼兵、未知数的埃及旅、若干土耳其特遣队,再加阿塞拜疆小分队,光住宿就能塞满加沙南部所有没炸完的学校。吃喝拉撒、油料弹药、医疗后送,账单起步十亿美元,谁签单?美国说“一起分摊”,法国跟着点头,英国摊手表示脱欧后钱包瘪了,其余国家装没听见。
别忘了以色列的态度。以方一直没松口让哪国部队踩进加沙,埃及或许例外,但开罗要真带队,边境口岸、物资清单、行动路线,条条都得以色列点头。这画面像极了对门邻居装修,你得把钥匙给他,还得保证他不拆承重墙。
加沙老百姓刷着手机看视频,评论区全是问号:“国际部队来了能赶走饥饿吗?”“枪收了,工作谁给?”“二十点计划里写重建,水泥什么时候到?”留言刷得飞快,没人回复。
镜头拉回安理会走廊,外交官们端着咖啡小声嘀咕:“决议要是俄否决怎么办?”“那就改到晚上再投,媒体下班了,压力小点。”“印尼那两万兵,要不要限定只能待半年?”“写进去,回头再续。”
一条条括号、脚注、增补条款,把一份本来三页纸的草案撑成十页。打印机热得发烫,像加班到深夜的社畜。
与此同时,哈马斯发言人对着镜头放狠话:“任何解除武装的方案必须包括结束占领。”翻译成人话:枪可以交,但以色列得先撤。问题是没人能把这两件事绑在同一时间轴上,像极了一个说“你先转钱我再发货”,另一个坚持“先发货再转钱”的死循环。
土耳其那边的议员也在算账:派兵要改国内法,要给烈士家属补贴,还要准备新一轮大选拉票,划算吗?正义与发展党党鞭嘴上说“提案完善就递”,私下里跟记者嘀咕:“要是埃及当头,我们挂名也行。”
阿塞拜疆的沉默更像一种策略:答应以色列,却不对外官宣,两边不得罪,回头还能在能源谈判上多要折扣。这招叫“模糊加盟”,像极了朋友圈只点赞不留言的夜猫子。
埃及则忙着安抚国内反对派:真去加沙,士兵伤亡会不会触发新一轮抗议?军方私下放风:最多派观察员,大部队留给印尼兄弟。印尼总统府一听,赶紧辟谣:我们出的是维和兵,不是替人背锅侠。
一圈转下来,唯一板上钉钉的只有时间表:法英美这几天就要把决议送安理会。至于部队什么时候落地,布莱尔的“和平委员会”什么时候开张,哈马斯会不会真交枪,全是薛定谔的猫。
有人调侃:这出戏要是拍成短视频,标题得叫“全球凑份子给加沙请保安,保安公司却还没注册”。点赞量估计十万加,评论区肯定吵翻天。
加沙夜空又传来无人机嗡嗡声,孩子们抬头看,不知道是来拍照的,还是来投弹的。他们只知道,维和部队四个字听起来像冰淇淋,真吃到嘴里之前,全是空气。
大戏连台,票已开售,座位却还在装修,观众先别急着鼓掌,问问:真要来了,你敢让他们在你家门口巡逻吗?
上一篇:华盛顿施压与欧盟芯片野心夹缝中,荷兰供应链路在何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