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6 11:18点击次数:86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兰凯蒂公开要求部队在2027年前做好对华作战准备,但背后隐藏着一个尴尬的现实:美军主力舰艇的维修延误已累积约2700天,相当于整整7年时间‘趴窝’在船厂。
一边是高调宣称要击败解放军,另一边却是老旧的航母排队等待大修、造船厂工人严重短缺——这支号称全球最强的海军,正被自己的后勤拖垮。
2024年9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兰凯蒂发布了一份名为“导航计划”的作战指导文件,明确提出美国海军需在2027年前做好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准备。
这份计划将中国定位为“主要对手”,并提出七大优先目标,包括将舰艇、潜艇和飞机的战备率提升至80%、加强无人装备部署、改革人员训练体系等。
弗兰凯蒂声称,中国军力的快速现代化让美国感到“紧迫威胁”,尤其是中国在航母、高超音速导弹等领域的进展,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然而,这一看似雄心勃勃的计划背后,是美国海军难以掩盖的结构性困境。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美国海军造船业已处于“25年来最糟糕状态”,全国仅剩4家主要海军造船厂,而上世纪90年代还有13家。
由于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断裂,舰艇维修严重积压。 例如,“洛杉矶”级核潜艇“博伊西”号从2015年排队等待大修,直到2024年才进入船厂,整整延误9年。
甚至部分舰艇不得不送往韩国、日本等盟友的船厂维修,暴露了美国本土军工能力的萎缩。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还面临预算分配失衡的矛盾。 2024年海军预算增幅仅0.7%,而士兵薪资上涨5%,导致经费向人事开支倾斜,挤压装备维护和更新空间。
新一代驱逐舰DDG(X)的研发被迫推迟至2032年,而“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项目耗资超1200亿美元,进一步加剧财政压力。
美军印太司令部虽提交200亿美元的“愿望清单”用于基地升级,但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高企,军费增长已触天花板。
与美国的窘境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海军的稳步发展。 外媒数据显示,中国海军舰艇总数已达405艘,超越美国的296艘,尽管总吨位仍有差距,但造船速度远超对手。
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完成千次测试无故障,055型驱逐舰已服役10艘,其综合作战能力被评价为“世界一流”。
中国海军还通过亚丁湾护航、国际救援等行动积累远洋经验,例如2023年赴苏丹执行撤侨任务,展现了快速投送能力。
美军为何紧盯2027年? 分析指出,美国军方将这一年视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关键节点”,试图通过渲染威胁争取预算。
但多次兵推结果显示,美军介入台海冲突可能面临航母被击沉、伤亡惨重的后果。
更讽刺的是,在解放军试射洲际导弹后,五角大楼态度迅速放软,称赞中方提前通报是“避免误判的积极一步”。 这种“纸老虎”式的摇摆,暴露了美国战略焦虑与实力脱节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