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97%财富蒸发!7万股民深套10年,退市倒计时惊醒赌徒

发布日期:2025-08-31 12:23点击次数:190

一只医药股用十年时间,把7万散户从云端拽入深渊。 股价从111元一路阴跌至3元,跌幅97%。

即便2025年8月沪指突破3800点,牛市氛围浓厚,它依旧趴在地板上纹丝不动。 更荒诞的是,当大盘单日暴涨50点时,这只股票居然还在下跌。

医药股的“死亡名单”越来越长

龙津药业的故事并非孤例。 这家曾被游资捧上135元高位的“云南中药新贵”,十年后以1.13元退市收场,3万股东本金近乎归零。

退市前,公司年营收仅6648万元,甚至不如一家连锁药店,却曾被炒出百亿市值。

普利制药的崩塌更惨烈。 因财务造假曝光,股价从56元断崖式跌至2元。 即便退市警报拉响,仍有散户豪掷35万元“抄底”,结果当天浮亏1.2万元。

被ST后,该股连续3个20CM跌停,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割肉都找不到接盘侠。

最触目惊心的是长江健康。 控股股东挪用36亿元资金掏空上市公司,引发40个一字跌停,股价从25元暴跌至0.37元。 退市后转战老三板,又追加11个跌停,最低砸到0.27元。4.58万股东中,有人100万本金只剩1万。

政策重锤碾碎“躺赚”美梦

医药板块的集体沉沦,始于2018年国家药品集采政策。 截至2024年,累计435种药品被纳入集采,部分大品种价格降幅超90%。

某中药注射剂企业核心产品中标价暴跌67%,年收入从3.3亿元萎缩至不足8000万元。

2023年医疗反腐风暴让行业雪上加霜。 传统营销模式崩溃,销售费用被迫压缩,企业短期业绩集体塌方。

2024年,257家生物医药企业中,121家预告亏损,平均净利润下滑109.88%。 疫苗板块利润腰斩,研发外包(CXO)板块利润缩水34%。

散户的致命陷阱:越跌越买,越买越死

苏州某股民在2023年以13元抄底龙津药业,两年后股价只剩1.48元。

期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营收不足1亿元,早已触发退市条款,但投资者仍幻想“困境反转”。

当股价跌破5元时,他非但不止损,反在游资炒作工业大麻概念时加仓,最终本金蒸发89%。

牛散张素芬的操作更令人唏嘘。 2023年一季度以5.5元建仓益佰制药,被套后连续加仓500万股,硬生生买成第三大股东。

截至2025年,股价跌至3.8元,浮亏超20%。 而该股从73元高点已跌去90%,5万股东中不乏十年深套者。

退市新规下的“杀猪盘”现形记

2024年退市新规成为压垮问题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规则明确:营收低于3亿、净利润为负、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三条踩中一条即触发退市风险。

龙津药业2023年营收仅7105万元,亏损7094万元,双踩红线;普利制药则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年报难产。

退市进程加速让“炒差炒壳”沦为自杀行为。 2023年A股退市43家,2024年前四月就有12家收到终止上市告知书。 昔日保壳神器“资产重组”,如今成功率不足10%。

幸存者的秘密:政策免疫与真创新

行业寒冬中,部分企业却逆势增长。 云南白药2024年营收突破400亿元,净利润增长16%,核心产品云南白药气雾剂单品类销售超21亿元。

其秘诀在于“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医疗器械和药妆等非药业务收入增长14%,滋补保健品板块营收翻倍。

华润三九通过并购整合杀出重围。收购天士力获得复方丹参滴丸等明星产品后,2024年营收增长11.6%,净利润增长18%。 999感冒灵等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印证了“剩者为王”的逻辑。

东阿阿胶的转型同样犀利。2024年净利润飙升35%,线上收入占比突破20%。 其推出的“小金条”阿胶速溶粉、桃花姬阿胶糕精准狙击年轻群体,华北以外地区收入增速超55%。

数据背后的残酷真相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2024年全年下跌14.33%,78.5%的医药公司股价下跌。中药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4.1%,净利润暴跌18.8%。

但行业分化剧烈:营收前20的中药企业贡献全行业70%以上收入,其中云南白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等8家国资控股企业保持双增长。

机构资金早已用脚投票。 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从峰值砍半至7.96%,散户持股占比则降至50%历史低位。 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宣告:医药投资的草莽时代结束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