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7 10:59点击次数:163
候机室内鞋袜乱放,六人座位横躺两人,上海虹桥机场这一幕引发众怒。
10月16日,上海虹桥机场候机室内,两名外国旅客脱掉鞋袜,直接横躺在座位上,一人占了三座,合计霸占六个座位。现场视频显示,其他旅客被迫站在一旁,有乘客上前劝阻却无效果。
机场工作人员随后回应称,这是“旅客的个人素质问题”,看到肯定会劝阻,不会因为外国人而不管,并承诺会加强巡视。
01 事件全回顾:六座两人躺,劝阻竟无效
事情发生在2025年10月16日的上海虹桥机场候机室。
两名外国旅客在候机室内脱掉鞋子,直接横躺在座位上,两人共占据了六个座位。
现场视频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他们的鞋袜散放一旁,整个人躺在候机座椅上,完全不顾及其他旅客的需要。
视频发布者透露,当时有旅客上前劝阻,但这两名外国人对劝阻置之不理,依旧躺着不动。
有目击者表示,由于座位被霸占,其他旅客只能站在一旁等待,或寻找其他休息地点。
02 机场回应引热议:“个人素质”背了所有锅?
事件曝光后,虹桥机场工作人员迅速回应第一现场称:“这是旅客的个人素质问题,看到肯定会劝阻,不会因为外国人而不管,会让工作人员加强巡视。”
该回应立即引发了网友热议。
许多网友对这种“个人素质”的解释并不买账,纷纷怒斥这种行为“没素质”。
有网友直言:“我在机场遇到,有人坐一个,旁边椅子都是他的行李,你让他拿下来让座位,他就说,这里有人。”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相对理性地看待此事:“我一年飞10多次,在机场经常遇到个别人这样做,这跟是不是老外没关系,没有座位走过去说一声,人家也就起来了,给你让座,旁边有空座一般就去旁边了。”
03 不只是外国人:机场不文明行为为何频发?
这起事件虽然涉及外国人,但不少网友指出,类似的机场不文明行为其实屡见不鲜,且当事人各种国籍都有。
就在不久前,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还被曝光存在另一类问题——信用卡推销人员穿着“高仿”航司制服,在自助值机柜台前以“办理积分卡”为名,误导旅客办理信用卡。
这些推销员身着类似航空公司的制服,佩戴机场颁发的“航站区准入证”,使旅客误以为他们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
当旅客扫码后才发现,所谓的“积分卡”实际上是银行信用卡申请页面。
这类行为与霸座事件一样,都反映出公共场所管理存在的漏洞。
04 管理缺位还是执法难题:公共场所规则如何落实?
无论是霸座行为,还是误导性推销,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公共场所的规则执行力度究竟如何?
从机场回应来看,他们承认有责任“加强巡视”,但也暗示了管理难度——只有在“看到”的情况下才能“劝阻”。
对于信用卡推销乱象,航司方面表示“要求他们必须和旅客说清楚这是信用卡”,但现场执行却大打折扣。
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和央行曾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信用卡营销人员应事前向客户出示载有发卡机构标识及个人工作信息的工作证件。
然而在虹桥机场的实践中,这些规定并未得到充分落实。
05 另一面的上海机场:暖心故事同样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机场并非只有不文明现象和管理问题。
就在10月15日,一则关于上海浦东机场的暖心故事同样获得了网友点赞。
一名从伦敦返回上海的张女士在浦东机场不慎将手机遗失在手推车内,手推车管理员赵永强捡到后,妥善保管并完好归还。
张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致谢,引发三万多人点赞,有网友感叹:“这才是我上网该看到的!”
据介绍,赵永强在浦东机场手推车管理员岗位上已认真工作了13年,可以说是航空保障基层工作人员的缩影。
这一正一反两个案例,共同展示了上海机场的多元面貌。
有网友说得好:“这跟是不是老外没关系”——确实,素质的高低从来不以国籍划分。
赵永强在浦东机场手推车管理员岗位上的十三年如一日的认真负责,与霸座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机场作为城市形象的窗口,既需要每一位旅客的自律,也需要管理方拿出更明确的规则和更坚决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