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2 13:00点击次数:91
当你花10块钱买到20斤'营养土'时,可曾想过这黑乎乎的土可能来自建筑工地?澎湃新闻调查发现,9款热销营养土重金属严重超标,其中一款镉含量超标2.5倍,铅超标近3倍——而这些土在电商平台已卖出200万件。我们与土壤专家深入对话,揭露这些'垃圾土'如何从建筑渣土摇身变成'营养土',重金属如何通过你种的蔬菜进入身体,伤肾伤脑甚至致癌。更令人震惊的是,黑心厂家坦言'打价格战占了全网一半销量'。节目不仅教你三招辨别毒土壤的方法,更告诉你已购买的毒土该如何安全处理——千万别直接扔垃圾桶!种植本应是享受生活,别让廉价的土成为健康隐患。
主持人:你有没有试过在网上买那种特别便宜的营养土?就那种10块钱一袋、差不多20斤的,打开一看,土黑乎乎的像煤渣,还有一股怪味儿,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真能种花?还是说……它根本不是土? 嘉宾: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觉得是商家玩文字游戏,但后来看了澎湃新闻的调查,我整个人都坐不住了。他们真买了十几款这种土送检,结果你猜怎么着?9款都超标,重金属镉、铅、锌全超标,还有一款连铜、镍、铬都爆表了。关键是,有的链接显示已经卖了200多万件!你敢信? 主持人:200多万件?!那不是好多人家里阳台、窗台都在用这种土吗?我朋友还跟我说她种的小番茄特别甜,现在想想……我是不是该提醒她别吃了?你刚说‘超标’,这到底超的是啥标准?我们普通人怎么知道它危险在哪? 嘉宾:好问题。我来给你捋一捋。国家有强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比如镉,标准是0.6 mg/kg,但检测出来有的土高达1.56 mg/kg,几乎是标准的两倍半。锌呢,标准是300 mg/kg,有的土直接飙到717.6 mg/kg。铅最吓人,推荐标准是50 mg/kg,有的土测出来140.5 mg/kg。这些数字听起来抽象,但换成人话就是——你种的菜,可能把重金属吃进肚子里。 主持人:等等,我得缓一下……你是说,我种的薄荷、小番茄、生菜,可能不是营养,是‘毒药’?那皮肤碰一下会不会也有事?我儿子老喜欢蹲在阳台玩土,这……这太吓人了。你刚说的‘重金属’,到底怎么进到我们身体里的?能不能说得再白一点? 嘉宾:说白了,就是两条路:一是你吃进嘴里,土壤里的重金属被植物吸收,你吃菜就等于吃重金属;二是你皮肤接触,比如你翻土、浇水、手上沾了土,重金属也能通过皮肤被吸进去。复旦大学的张教授说,镉能致癌,伤骨头、伤肾、伤肺;铅更狠,伤脑子、伤血、伤免疫系统,尤其是小孩,伤害是不可逆的。你儿子玩土?那真得赶紧收起来,别当普通土玩了。 主持人:我天……那这些土到底从哪儿来的?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吧?我猜是黑作坊?还是说,正规厂子也这么干?你刚说的‘200多万件’,背后得有多少人参与?这事儿到底有多普遍? 嘉宾:你猜对了一半。澎湃新闻去江苏淮安、泰兴、南京、安徽亳州暗访,发现一个叫‘淮安鸿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子,规模大得吓人,由养猪场改的,一天最多能发近10万单。老板自己都承认,用的是挖地基的建筑渣土,没固废处置资质,连检测报告都拿不出来。更绝的是,他说他们两家打价格战,把整个市场卷得死死的,占了全网销量一半以上。你想想,10块钱20斤,包邮,还送袋子,这成本怎么压下来的?答案就是——用垃圾土。 主持人:建筑渣土?!那不是盖楼挖出来的土吗?怎么就能当营养土卖了?这不就是把工地废料直接搬进咱家阳台?而且老板还说‘我们两家打价格战’,听起来像在炫耀……这事儿难道没人管?村里、街道、环保局,都睁眼瞎吗? 嘉宾:其实有人管,但管不了。村干部亲口说,那块地是村集体的,堆的土是房地产开发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没人要、运不走,下雨还堵路。老板董应蒙是‘散乱污’典型,罚过无数次,但因为地皮问题、乡里乡亲,一直没彻底清掉。专家曲睿晶也说了,建筑垃圾想用作农业土,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把有害金属和有机物去掉,但这些土根本没处理,直接筛一筛就装袋卖了。说白了,就是拿垃圾当商品,还卖得风生水起。 主持人:那我们消费者怎么办?总不能以后买土都得自己送检吧?我看那些店铺,名字都挺可爱的,‘朝露园艺’‘花田半亩’,看着像小清新,结果背后是黑土厂。我们怎么分辨?有没有什么‘避坑指南’?或者……已经买了的,该怎么处理?别告诉我直接扔垃圾桶? 嘉宾:你问到点子上了。首先,别信‘超低价’,10块钱20斤的土,大概率有问题。其次,看店铺销量和评价,但别光看好评,多翻翻差评,有没有人说‘土臭’‘像煤渣’‘种菜发黄’。最重要的是——如果已经买了,千万别种蔬菜,更别当普通垃圾扔。张教授建议,找小区物业或街道,统一回收,交给专业单位无害化处理。你家阳台那袋土,现在就是‘危险品’,得当回事儿。 主持人:我刚去查了我买的那袋,店名是‘植觉园艺馆’,检测报告里提到它镉1.56、锌717.6、铅140.5,全超标。我朋友还说她回购过,结果二次送检还是超标……这不就是明知故犯吗?平台呢?抖音、拼多多、淘宝,难道不审核?这么多销量,平台是睁眼瞎还是装糊涂? 嘉宾:这就是另一个大坑了。这些土主要在抖音和拼多多卖,老板自己说‘抖音第一的店铺就是我们的’,还开了几十个店。平台当然知道有销量,但审核机制跟不上,尤其是低价引流款,五斤一块多,亏本卖,就是为了冲量。消费者根本没法分辨,因为包装上写的‘营养土’‘有机肥’,看着挺正规,其实原料是建筑渣土。你说平台该不该管?该管,但现实是——只要不爆雷,平台就当看不见。毕竟,流量和销量才是王道。 主持人:那我们普通人,除了不买便宜土、不种菜、不乱扔,还能做什么?总不能坐等监管吧?我感觉这事儿已经不是‘买土’的问题了,是整个产业链、消费习惯、监管漏洞的大问题。你说,我们能推动改变吗? 嘉宾:当然能。第一步,就是你刚才做的——查自己买的土,如果超标,别犹豫,联系卖家退货,或者向平台投诉。第二步,分享这个信息,让你的朋友、邻居、阳台种菜群都知道,别再踩坑。第三步,支持那些有检测报告、原料透明的品牌,哪怕贵一点,但安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呼吁平台和监管部门,别让‘价格战’变成‘安全战’。你种的是花,不是毒,对吧? 主持人:对,我种的是生活,不是风险。我刚把我家那袋土收起来了,准备联系物业看看能不能统一回收。你也提醒你朋友,别再买那种‘白菜价’的土了。说真的,这事儿让我有点后怕,但更多是生气——为什么我们得自己当侦探,才能买到安全的土?这本该是商家和平台的责任啊。 嘉宾:我懂你的感受。但生气完,我们得行动。下次你买土,先问一句:‘有检测报告吗?原料是啥?’如果对方支支吾吾,那就别买了。安全不是奢侈品,是基本权利。你种的每一盆花,都该是安心的,而不是提心吊胆的。 主持人:说得太对了。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儿吧?如果你也买过这种便宜营养土,别犹豫,赶紧查查店铺,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已经买了,别扔,找物业统一处理。安全种植,从你我开始。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订阅关注,听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