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特朗普釜底抽薪,加拿大经济陷入绝境,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发布日期:2025-11-21 20:43点击次数:154

讲真,最近看美加这点破事,总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不像两个G7国家在搞经贸博弈,更像你家楼上那个老实巴交的邻居,突然被楼下那个脾气暴躁、天天开派对的摇滚明星邻居指着鼻子骂,说他家晾的床单影响了自己搞创作的心情,还要断他家水电。

老实邻居吓得半死,只能哆哆嗦嗦地想去敲对门另一位大哥的门,问能不能先接根水管用用。

这就是加拿大现在的处境,一个关于“邻里关系”的极致祛魅。

我们总以为国际关系是精英们在精密计算,玩着四维象棋。

但扒开一看,内核往往是个草台班子,充满了人性、情绪和临时起意。

一个省政府投的广告,用了点里根的公开讲话视频,就被当成是联邦政府的阴谋,直接掀了桌子。

这逻辑硬不硬?

硬得很,是拳头梆硬的硬。

这事儿的本质,跟那个广告内容是什么、里根基金会怎么说,关系已经不大了。

本质是,楼下那位邻居早就看你不顺眼了,今天你就算呼吸声大了一点,都是原罪。

加拿大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已经不是“依赖”这个词能形容的了,这是一种近乎寄生的共生关系。

你看数据,加拿大七八成的出口都得卖给美国,这相当于一个公司,80%的订单都来自同一个客户。

平时这位客户心情好,大家你好我好;一旦客户翻脸,说以后不跟你玩了,还要给你所有产品加价10%,这家公司离破产清算就只差一个会计师了。

加拿大的汽车、制造业,就是这么被按在地上摩擦的。

所以你看,所谓的主权、盟友,在绝对的经济依赖面前,显得特别脆弱。

这就像谈恋爱,谁花钱多,谁的情绪价值就得被优先满足,不然人家分分钟让你净身出户。

现在加拿大急了,总理说要去APEC找我们聊聊。

这步棋吧,说不上高明,但绝对是求生本能。

印度当年被收拾,扭头就加强了金砖合作,缓了一口气。

加拿大这是有样学样。

但问题是,你不能饿了才想起谁家有厨房。

中国的角色就很微妙了。

我们是那个“对门的大哥”,看着楼上楼下吵架。

楼上那位跑来敲门,说:“大哥,借点米面粮油,以后我家的菜籽油、木材都便宜卖你。”听起来不错,对吧?

我们确实需要加拿大的油菜籽、钾肥、能源。

扩大进口,既能保障我们自己的供应链安全,又能给加拿大续上命,顺便还能在北美这个后花园里,楔入一个不大不小但很有象征意义的钉子,推动一下人民币结算什么的。

这买卖,从纸面上看,是双赢,甚至是多赢。

但商业的本质是算账,地缘政治的本质更是。

你加拿大之前跟着美国屁股后面,也对我们的钢铁、铝产品搞事情。

现在你被大哥的大哥锤了,想起来找我了。

那我能就这么轻易答应吗?

肯定不能。

咱们中国人做生意,讲究个“诚意”。

你之前捅我的刀子,现在想让我给你递创可贴,那你至少得先把刀子扔了,再把伤我那块肉给补上吧?

比如,你之前跟风加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税,是不是得先取消?

在一些关键技术和合作领域,是不是得拿出点“投名状”?

这里面最拧巴的一点,也是加拿大真正的“死结”,在于它的地缘身份。

它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体,它在安全、防务、乃至文化上,都是北美体系的一部分。

它想在经济上“东向”,但在安全上又必须“南望”。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左右摇摆,是所有“中间地带”国家的宿命。

它既不可能真的和美国彻底撕破脸,因为它承受不起那个后果;它也不可能真的和中国“深度绑定”,因为它同样承受不起华盛顿的怒火。

所以,加拿大能做的,大概率是一种“对冲”策略。

它不是要换一个客户,而是想找第二个、第三个客户,来分散那个80%大客户的风险。

它希望和中国的合作,能成为一个谈判的筹码,可以回过头去跟美国说:“你看,别逼我太甚,我也是有备胎的。”

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机会窗口。

我们可以跟加拿大谈,但节奏得我们自己掌握。

谈的重点,不是去“拯救”加拿大,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去撬动一些我们一直想撬动但没机会的东西。

比如,获得更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推动贸易多元化,甚至在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个曾经铁板一块的地方,制造一点点“有和没有的区别”的裂缝。

所以你看,这场闹剧到最后,大概率会是一个凑合的结果。

美加关系坏不到哪里去,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吵完架还得一个桌上吃饭。

加拿大和中国的合作,会往前走一步,但也很难走得太深。

加拿大就像一个被渣男PUA久了的女生,终于鼓起勇气想认识点新朋友,但骨子里还是摆脱不了对渣男的依赖。

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也就是多了个饭后谈资,顺便感慨一下,当个中间商,真的挺难的。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