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长春哪年解放?1948年长春解放,我军为何围而不打,却成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

发布日期:2025-10-07 21:10点击次数:143

长春于1948年10月19日解放。这是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一战。1948年5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包围长春,对国民党军实施“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攻势”策略。经过近5个月围困,国民党守军陷入绝境,10月中旬,其主力部队突围被歼,其余部投诚或被歼。19日,解放军进驻长春,宣告解放。此役共歼敌10万余人,使东北国民党军失去重要战略支点,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乃至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8年的长春,是一座被重重包围的孤城。十年战乱让这座城市饱经沧桑,而这一年的秋天,它将迎来命运的转折。

当时的长春,可不是一般的难打。作为日本关东军曾经的大本营,城里碉堡林立,工事坚固。国民党守军十万人据城而守,储存了大量粮食弹药,号称“坚不可摧”。

怎么打?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围而不打。1948年6月,解放军开始严密包围长春,切断了所有 supply 线。这一围,就是整整五个月。

那时的长春城内,情况一天比一天艰难。粮食吃光了,树叶树皮都被剥干净。一位幸存者回忆:“街上到处是饿倒的人,连老鼠都成了美味。”许多守军士兵偷偷翻过防线,向解放军投降。

转折点发生在10月。守城将领曾泽生带领第六十军起义,调转枪口。剩下的守军顿时土崩瓦解。10月19日,国民党主力新七军宣布投降。四天后,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开入长春市中心。

这场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五个月的围城,考验的不仅是军事策略,更是人心向背。解放军宁愿多等数月,也不愿强攻造成巨大伤亡,这种珍惜生命的态度赢得了广泛民心。

长春解放的意义,远不止拿下一座城。它是辽沈战役的关键一环,切断了沈阳和锦州守军的联系,为整个东北的解放铺平道路。这是解放军首次攻克国民党重兵防守的大城市,积累了宝贵的大城市作战经验。

最重要的是,长春解放标志着东北战局彻底逆转。

新华社发表电讯指出:“长春的解放不但加速了东北的全部解放,而且给所有据守大城市的国民党军队指出了一个前途。”

此后不到一个月,沈阳、营口相继解放,整个东北回到人民手中。有了东北这个工业基地的支撑,全国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

1948年深秋,当红旗插上长春城头时,它不仅宣告了一座城市的解放,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那段艰苦的围城岁月,见证了勇气与智慧的较量,也成为历史转折的重要注脚。

——小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