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adidas推新a³缓震,拉链鞋身亮相,定价瞄准老对手

发布日期:2025-08-04 11:02点击次数:195

adidas又把“经典缓震”这块老招牌抬出来了。这年头,运动鞋圈就像八点档重播剧,一茬接一茬地轮番炒冷饭。Nike的Shox这边刚刷完屏,adidas那边的Megaride S2带着a³缓震扛旗杀了回来。三款配色就在7月23日上了新,广告文案明晃晃地冲着老对手喊话。这不只是一场配色大战,更是科技军备赛。球鞋玩家们不禁想问:“下一个翻红的,是谁?”

要说含金量,这次的a³缓震确实动了点真格。过去大伙记得它,全靠一个“铁板脚感”的恶名。翻车历史不可忘,但时代变了。这一回,鞋底纹路重新设计,前掌切槽加深了2毫米,后跟支撑片也舍弃了死硬的塑料,换成了柔性TPU。谁都看得出,工程师是真的想讨好那些被刚性折磨多年、忍气吞声还死忠的用户了。

拉链鞋身,外观科幻,实测包裹性比传统鞋带更胜一筹。广告号称提升了30%,诚然对瘦脚有福音。但高脚背、宽脚板的群众,看到拉链那刻估计直接默哀。美其名曰:创新,细品还是“双刃剑”一把。

配色向来是adidas一绝,眼下蓝紫渐变明摆着向2012年的银河系列致敬,亮黄款却愣是把Y3高冷的时装范儿拉进了街头。厂家在致敬情怀与引发新流行之间,反复横跳,但能不能跳进玩家的心里,还得看钱包怎么说。

定价就更是精算师的成果了。160美刀,卡在Nike Shox之下,自家Ultraboost之上,明里暗里都有那点挑衅:“你想便宜,这里有;你要求情怀,这里也有。”只是到底是性能派胜出,还是情怀党更香,全凭市场拍板。

刷屏归刷屏,真买下来了,细节才见端倪。比方说鞋头反光鳞片,夜里一走,怕不是比自行车还亮。夜跑党怕不是要为此做张会员卡。但拉链与鞋带的组合玩法,穿脱难度直接翻倍。为美观牺牲便捷,消费主义的拿捏真是到位。鞋底中那跟支撑柱,有网友戏谑是“灭霸下巴”,大厂设计师果然思路清奇,永不雷同。

有老玩家忍不住翻出十年前的adistar Ride,看着那时候的缓震和这次的a³配置,一阵自省:到底是科技进步还是时尚轮回?复刻潮汹涌如海,大家都在“墓地里搞创意”。可真香定律又一次灵验:当年狂喷“刑具”,如今预约买鞋比谁都快,算盘拨得啪啪响。人类的本质,不就是永远对自己说的“再也不买”嗤之以鼻。

逆天科技终究要落到脚上。纸面的参数说得天花乱坠,脚感难受照样扑街。老用户们默默等着开箱测评。万一脚底还像初代那样,两小时街溜子气泡,评论区绝对腥风血雨。真实世界哪有什么“玄学”,跟风党一试体验,当场劝退一半。

不过这闪耀的夜光鞋底,做潮搭单品倒也不亏。毕竟鞋圈风向标早就变成“鞋可以踩,但必须闪”。穿出门来,那就是气氛组的一员。至于实用?那得看你到底图什么。

本文最后给个小建议:别被官图带跑了。adidas喜欢让模特穿束脚裤配船袜,可这鞋口的高度玩得有点狠,对短腿星人简直开天窗。真正想入手的,还得先翻买家秀,看看真人穿搭血淋淋的样板。别妄想靠一双联名鞋逆天改命,万一穿出个“工地老爹”的效果,钱花得不值又闹心。

鞋圈的套路就是这样,炒冷饭也能炒出新味道。科技和情怀齐飞,设计和复刻同框,消费者在零售价与愿望之间反复横跳。a³缓震回归,是传说的重演,还是新一轮韭菜收割?结论不用等鞋友评测,钱包早就说了实话。就像老话说的,“你以为你在挑鞋?其实,是鞋在挑你。”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