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悬崖边缘寻路:俄罗斯劳动力危机的解围之道

发布日期:2025-11-23 10:45点击次数:93

人口萎缩与战时消耗叠加,让俄罗斯正直面严峻的“劳动力悬崖”——联合国预警2030年劳动力缺口或达上千万,而2024年已出现需求超出供给40万的失衡状况。从工业巨头缩减工时到民生领域用工紧张,危机已渗透经济肌理。为破解困局,俄罗斯正通过移民引进、自动化替代、政策松绑三重路径突围,在现实约束中寻找可持续解法。

放宽移民门槛,填补即时人力缺口成为最直接的应对手段。鉴于中亚劳工因安全争议减少,俄罗斯将目光转向印度,计划2025年引进约100万印度劳工,覆盖冶金、机械、物流等关键领域,同时与斯里兰卡、朝鲜洽谈劳工合作。为加速劳动力流入,俄国家杜马通过新移民法案,取消政府配额内外国劳工的俄语、历史和法律考试要求,延长俄语证明提交期限,大幅简化招聘流程。这一调整直指用工痛点,既解决了企业“招不到人”的燃眉之急,也为技术型外籍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试图构建多元化的外来劳工供给体系。

推动产业自动化,以技术替代人力短缺成为长远布局的核心。面对劳动力供给不足,俄罗斯企业加速拥抱智能制造,电商平台Yandex Lavka已推出首个机器人化订单履行中心,配备12台自主移动机器人和智能货架,处理40%商品品类的同时将订单效率提升2倍,并计划2026年前再部署5个类似中心。在制造业、物流等劳动密集型领域,自动化生产线、无人仓储系统的普及正逐步降低人力依赖,既缓解了当下用工压力,也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优化政策框架,激活本土劳动力潜力同步推进。针对人口生育率仅1.4的低水平,俄罗斯推出生育激励政策,允许大中专女学生边学习边生育,并提供高额补贴,试图从源头改善人口结构。在就业市场,克里姆林宫引导企业通过缩短工时、弹性用工等方式避免大规模裁员,既稳定了就业大局,也通过劳动力资源的灵活配置提升了使用效率。同时,政府明确优先吸纳外籍专业技术人才,与本土劳动力形成互补,避免低端劳动力过度涌入带来的结构性问题。

不过,这些解围之道仍面临多重挑战。移民引进需平衡文化融合与社会安全,百万外籍劳工的安置与管理考验治理能力;自动化替代需要长期资本投入,中小企业难以快速跟进;而生育政策的效果显现则需数十年周期。更复杂的是,2025年部分工业巨头因经济放缓开始缩减工时或裁员,显示劳动力需求已出现阶段性回落,让危机应对更添变数。

俄罗斯的劳动力解围之路,本质是在人口红利消退后的被动转型。移民引进解燃眉之急,自动化升级筑长远根基,政策调整激内生动力,三者形成的组合拳虽能缓解危机,但难以彻底逆转人口与劳动力的长期下行趋势。未来能否成功突围,既取决于这些政策的落地成效,也依赖于地缘局势缓和后资源向民生与经济领域的回流,这场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人力保卫战”,仍在多重约束中艰难推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