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前线溃败,乌军缴械投降,泽连斯基嘴硬难掩大厦将倾,红军城之后谁是下一个?

发布日期:2025-11-23 10:59点击次数:195

“我看不出坚持抵抗或战斗的意义。我建议大家都投降,这样还能活下去。”这话听着让人心里一沉,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在红军城被俘的乌克兰士兵维亚切斯拉夫·克列文科。他和他的分队在焦土上苦苦支撑,到头来却发现,他们的指挥官早已不知所踪。被抛弃的绝望,比炮火更让人心寒。

然而,就在前线士兵感觉天塌下来的时候,远在基辅的泽连斯基,却对着全世界斩钉截铁地宣布:“根本就没有乌军被包围!”他还要求红军城的守军必须死战不退。一边是士兵缴械投降的现实,一边是总统坚决否认的表态,这巨大的反差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冰冷的现实:被抛弃的士兵

今年的战场,对乌克兰来说真是个难熬的冬天。11月初,红军城已经被标记为“灰色区域”,这意味着整座城市都陷入了你来我往的混战。俄军已经推进到了市中心,越过了铁路线,超过一半的市区实际上已经易手。这座曾经有六万人口的城市,如今成了乌克兰防线上最脆弱的一环。

更可怕的是,一旦红军城彻底失守,东边的季米特洛夫市就会被彻底包饺子,守军连条退路都没有。前线的乌军部队已经撑不住了,最近几天,甚至没接到上级命令,就开始自行撤退。这种在纪律严明的军队里足以被枪毙的行为,现在却成了普遍现象,可见军心已经涣散到了何种地步。连向来以顽强著称的“亚速营”都要求撤离,局势的险恶可想而知。

库皮扬斯克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那里同样是弹药没弹药,补给没补给。一些乌克兰士兵甚至拿着俄军空投的传单,主动寻找俄军阵地投降。传单上印着“回家吧,孩子”的字样,俄军的高音喇叭里,还循环播放着士兵家属的呼唤录音。这种心理战,正在瓦解着本已脆弱的士气。

基辅的“嘴硬”:演给谁的戏?

泽连斯基真的不知道前线的惨状吗?他当然知道,他比谁都清楚。那些“嘴硬”的话,压根就不是说给前线士兵听的,而是说给基辅西边的那些“金主”们听的。

战争打到今年,最大的变数来自美国。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优先”的调子又唱起来了。前不久,他在韩国参加完活动回国的路上,有记者问他对俄乌局势的看法,你猜他怎么说?特朗普撇撇嘴,轻描淡写地来了句:“得让他们自己斗一斗”,还说“美国不是世界的存钱罐”。

这话一出,基辅那边估计心都凉透了。美国这条最粗的“水管”一关,泽连斯基唯一的指望就剩下欧洲了。可欧洲那几个老大哥,德国、法国,自己家里的经济也是一团糟,通胀搞得民众天天上街。他们凭什么一直勒紧裤腰带,去填乌克兰这个无底洞?

所以,泽连斯基必须得拿出点“态度”来。他得向欧洲证明:乌克兰还有战斗的决心,还能打,值得你们继续投钱。于是,红军城就成了这场“大戏”里最重要的道具。哪怕城里那上万名士兵(俄方宣称在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一线包围了上万乌军)真的被牺牲掉,他在政治上也绝不能承认失败。因为一旦承认,不仅乌军士气会彻底崩盘,布鲁塞尔的援助可能也就真的停了。

“黑鹰”坠落:最后的希望破灭

为了配合这场戏,乌军总指挥官西尔斯基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他一边公开否认被包围,一边下达了一道近乎疯狂的命令:调动所有能动的力量,包括乌克兰安全局(SBU)和特种作战部队(SSO)的人员,全部投入到红军城的反攻中去。

朋友们,这意味着什么?SBU是搞情报的,SSO是玩敌后渗透和“斩首”的精锐。让这些“手术刀”去干“绞肉机”的活儿,去打巷战、守战壕,只能说明一件事:乌克兰的正规军,真的快耗光了。

更疯狂的还在后面。西尔斯基还组织了一次“黑鹰”救援行动。他派出一支SSO的精英小队,乘坐美制“黑鹰”直升机,企图强行降落到红军城内。这场景简直像电影一样,可现实却无比残酷。俄军的防空火力早就锁死了天空,这架载着乌军最后希望的直升机,连同机上11名特战精英,还没落地就变成了一团火球。

这次失败的救援,是双重打击。军事上,它证明了俄军的包围圈固若金汤,空中通道也被彻底掐断。心理上,它则彻底碾碎了城内守军最后一丝幻想。连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都冲不进来,他们还能指望谁?

不只是一座城,更是乌克兰的“心脏”

俄军为什么非要不惜血本地啃下红军城这块硬骨头?因为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从来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它是整个顿巴斯乌军的后勤“心脏”和工业“命脉”。

打开地图就能看到,通往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等重要据点的公路和铁路,几乎都要经过这里。俄军一旦拿下它,就等于掐断了顿巴斯前线几十万乌军的补给线。没有弹药,没有燃料,仗还怎么打?

更要命的是,这里还是乌克兰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乌克兰金属产业中,超过一半的原材料都依赖红军城的矿产。一旦此地失守,后方的钢铁厂、军工厂、机械厂都得停工。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眼看胜利在望,普京那边还玩了个更狠的“阳谋”。他突然下令,在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方向单方面停火,开辟一条专门给“外国记者(包括乌克兰记者)”进入包围圈的“人道主义通道”。这招简直是公开打脸。你泽连斯基不是说没被包围吗?好,我开门让全世界记者进去看。你敢让记者进去吗?你不是说士兵士气高昂吗?我让记者去采访一下那些躲在地下室、弹尽粮绝的士兵。这下,泽连斯基是进退两难,彻底被架在了火上烤。

结语

回到红军城的废墟。一名乌克兰士兵在掩体的墙上,用尽最后力气写下了四个字:“活着回家”。这或许是如今前线成千上万士兵最朴素,也最遥远的愿望。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在基辅宣布了一项“冬季支持计划”,包括给重点人群发钱、提供免费火车票和全民体检。这或许是寒冬来临前,政府给民众的一份温暖礼包,但对于前线的士兵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弹药、增援和一条活下去的出路。

最新的盖洛普民调显示,已经有52%的乌克兰人支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哪怕意味着放弃领土。而支持继续打下去的比例,已经降到了32%。民心,正在悄然逆转。红军城的丧钟,或许不仅仅是为一座城市而鸣,更是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鸣。对乌克兰来说,真正的倒计时,可能已经开始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