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2 19:39点击次数:155
最近,在顿巴斯地区上万乌军陷入困境的消息传来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发表了一个强硬的表态,他誓言要和俄罗斯再对抗至少两三年的时间。
这话一说出来,可以说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也让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泽连斯基的原话是,乌克兰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仍然需要欧洲的财政支持,才能继续抵抗俄罗斯。
这话听起来,就是要和俄罗斯把消耗战打到底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现在乌克兰军队能继续作战,很大程度上依赖欧盟的援助。
虽然美国也提供支持,但方式已经有所改变,更多是在通讯、人员训练这些“软件”层面。
而且,美国还一直催着欧洲的北约成员国,把军费开支提上去,这样就很大程度上把对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责任,分摊给了欧洲自己。
所以,当泽连斯基说还要再打两三年,实际上就是在告诉欧洲的伙伴们,准备好继续掏钱吧。
这对于已经感到疲惫的欧洲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那么,美国在这场冲突里扮演什么角色呢?
可以说,美国的位置相当巧妙。
现在的局面,实际上是俄罗斯在和欧洲支持的乌克兰进行消耗,而美国反而有点像是在隔岸观火。
当然,这个观火也不是什么都不干,反而在其中找到了不少机会。
比如说,俄乌冲突爆发以后,欧洲不再购买俄罗斯的能源,那能源缺口从哪里补?
很多都转向了价格更高的美国油气资源。
而且,美国还通过向欧洲提供安全保障,主导了欧洲的很多事务,甚至吸引了大量欧洲资本流向美国。
另外,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也不是白给的,很多都转为了有偿援助,未来的回报可能是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或者是战后重建的主导权。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除了能看到的钱,美国在战略上的收获可能更大。
这场冲突,本质上是俄罗斯和欧洲的相互消耗,而这两个,恰恰都是美国需要认真对待的全球性力量。
俄罗斯就不用说了,在政治、军事和地缘上,一直被美国视为主要的战略对手。
从欧洲到中东,再到北极,两个国家处处都在博弈。
更别提俄罗斯还有那个能把地球毁灭好几遍的核武库。
所以,削弱俄罗斯一直是美国的一个战略目标。
这几年的冲突打下来,俄罗斯的军费占GDP的比重都快到百分之八了,财政压力巨大。
同时,美国还联合欧盟,对俄罗斯进行全面的封锁和制裁,让俄罗斯的经济雪上加霜。
可以说,俄乌冲突确实极大地消耗了俄罗斯的国力。
当然,被消耗的不只是俄罗斯,还有欧盟。
欧盟虽然在军事上依赖美国,但它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足以让它成为美国未来的一个强劲对手。
所以美国对欧盟的态度,也是既合作又防备。
这几年的冲突,欧盟为了支援乌克兰,可以说是精疲力竭。
从军费到武器,再到人员培训,几乎都是欧盟在主导。
所以,美国乐于看到这个局面。
俄罗斯和欧盟互相消耗,自己在一旁坐收渔利,最好能一直打下去,打到双方都筋疲力尽,这样自己的全球主导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不过,在这场冲突中获益的,不只是美国,我们中国也意外地从中获得了一些发展的机遇。
但和美国主动拱火不同,我们是被动地抓住了机会。
俄罗斯能够和整个西方世界对抗这么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加强了和我们中国的贸易合作。
当西方的市场对它关上大门,俄罗斯的能源可以转头卖给我们,而我们完整的产业链,也正好填补了西方公司撤出俄罗斯市场后留下的巨大空白。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自从冲突开始,我们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关键是,这些能源的价格很划算。
就拿石油来说,我们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平均价格,比从其他地区进口要便宜不少。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来说,这笔账算下来,每年能省下一大笔钱。
除了进口能源能省钱,我们的商品出口也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现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一半,很多品牌的销量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这还只是汽车一个领域,在数码产品、家用电器、服装等各个方面,中俄贸易额都比冲突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可以这么说,这场俄乌冲突,让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制裁时,不得不更加倚重我们。
而我们也因此获得了廉价稳定的能源供应,并且我们的商品也找到了一个广阔的出口市场。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所以,现在泽连斯基又公开说要和俄罗斯再打两三年,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还能继续从俄罗斯获得廉价能源,同时在全球贸易争端加剧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商品也能有一个稳定的出口方向。
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中国的立场一直都是清晰和坚定的,那就是劝和促谈。
这和美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深知,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和毁灭。
虽然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一些国家可能会暂时获利,但从长远来看,和平与发展才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伤害的是所有人。
希望冲突能够早日结束,各方能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这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注意: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