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西南千亿房企易主 1470亿债务重整案终局

发布日期:2025-10-09 04:04点击次数:122

原创丨西部红土地

作者丨红土地观察员

2025年9月22日,*ST金科(000656.SZ)发布公告称,30亿股转增股票已过户至重整投资人账户,控股股东正式由金科控股变更为京渝星筑与京渝星璨。

金科创始人黄红云持股比例稀释至7.29%。

这标志着西南地区房地产行业迄今最大规模的重整案——涉及债务1470亿元,债权人超8400家的金科系危机,历经827天拉锯后临近终局。

截至2025年上半年,金科仍面临营收同比下滑85.28%、净利润亏损75.23亿元的严峻挑战。

如何在新旧业务的切换中找到平衡,将是考研新管理层的首要命题。

大多重庆的财富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1997年重庆直辖。

伴随着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重庆的城市骨架迅速拉伸,两江四岸的开发浪潮风起云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98年,黄红云在重庆创立了金科,从首个项目“金科花园”起步,开启了他的传奇。

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金科快速发展壮大,到了2021年金科股份实现销售额金额1840亿元,连续三年位居销售榜前二十,以销售面积计算,金科则已排进前十。

2011年,金科借壳ST东源上市,成为重庆首家A股上市房企。而后随着两江新区获批、保税港区设立等,重庆房地产市场进入黄金十年。

到2020年,金科迎来了高光时刻:销售额突破千亿,净利润达70.3亿元,位列全国房企前二十。

然而,危机早已潜伏在辉煌之下。2022年末,随着一只存续规模3.25亿美元、票息6.85%的美元债违约,金科正式宣告暴雷。

2024年,金科连续三年巨亏,累计亏损超600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103.7%。

2024年4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金科股份也成为近年来A股首家正式进入重整程序的大型全国化上市房企。

根据金科方面的信息显示,重整涉及债务规模高达1470亿元,债权人数量超过8400家,覆盖全国30余个城市,这也是房地产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重整案。

但如此重大重整投资的仅靠26.28亿元撬动,金科采用的是“现金清偿+以股抵债+信托受益权份额抵偿”的组合策略。

根据重整方案,金科将引进上海品器联合体、中国长城资产、四川发展证券基金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重整,产业投资人将成为金科新的控股股东,形成了“优质资本+央企AMC +地方国企”的组合。

对于重整计划的细节,我们可以从投资人之一长城资产的介绍中窥见一二:

长城资产在2023年7月作为重整投资人参与预重整程序,并且提出了“1+1+N”的重整方案。在重庆威斯勒项目停工两年后,长城资产通过债务重整、追加投资、注入品牌、更换总包单位、引入专业团队驻场管理等多重手段,实现了项目复工复销,品牌输出和精细化运营提升了项目价值。

8月29日,金科股份披露2025年中报,对上半年主要业绩作出公告:因结算规模缩小,上半年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同比分别减少85.28%、84.33%;从保交房任务来看,整体进度达约97%,预计2025年内完成所有项目保交楼,2026年交房工作恢复常态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还有金科的控制权问题。

9月22日发布最新公告后,京渝星筑和京渝星璨,均由上海品器联合体实际控制,接受划转共计约9.93亿股转增股票,占金科股份总股本的9.34%,成为第一大股东。

黄红云及金科控股退出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地位。

这是黄红云自1998年创立金科起,27年来首次失去金科的控制权。

但是彻底退出还是继续发挥作用,仍有一定的疑问。

有知情人士表示科现有的管理团队大多由黄红云任命,且在危机期间保持稳定。在金科重整过程中,黄红云本人和金科管理团队均与投资人保持着较好的沟通,这也是重整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重整后,投资人虽掌握了更多话语权,但从对资产和业务的熟悉程度来看,现有团队短期内很难被全部取代。

近期,金科股份将会启动董事会的换届改选工作,届时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将明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