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预警:危机与转机并存

发布日期:2025-08-22 04:50点击次数:54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光伏行业曾凭借其清洁、可持续的特性,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与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然而,当下光伏行业却笼罩在产能过剩的阴霾之下,敲响了发展的警钟。

从数据来看,产能过剩问题已相当严峻。截至 2025 年 4 月底,国内硅料产能飙升至 257 万吨,可实际需求仅 100 万吨出头,产能利用率不足 40%。产能严重过剩使得硅料价格雪崩,从 2023 年初的 65 元 /kg 一路狂泻至 39.5 元 /kg,跌幅近 40%,众多企业陷入现金流亏损的泥沼。组件价格也未能幸免,单晶 PERC 组件均价惨跌至 0.65 元 / W,直逼现金成本线,市场竞争陷入无序低价的恶性循环。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过去几年,随着光伏产业前景被持续看好,资本大量涌入,仅 2020 - 2023 年,光伏产业链投资就超 2.5 万亿元。各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盲目扩张产能,截至 2023 年底,全球光伏产能已达 1000GW,远超当年全球 400GW 的需求,供需比高达 2:1。与此同时,技术门槛较低的组件制造环节,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蜂拥而入,进一步加剧了产能的恶性膨胀。部分企业甚至数月内就能完成生产线搭建并投产,使得市场产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

不仅如此,光伏行业技术迭代极为迅速,如 N 型电池逐步取代传统 P 型电池,2023 年 N 型产品占比从年初的 13.9% 年末跃升至 66.7%,这使得旧产能迅速贬值,加剧了结构性过剩。加之价格战打得火热,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头部企业研发投入环比下滑,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惜牺牲产品质量,严重削弱了行业创新能力。

从政策层面来看,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给予光伏企业土地、税收等诸多优惠政策,刺激企业过度扩产,部分企业甚至以 “PPT 产能” 虚报项目,待实际产能落地后,进一步加剧了过剩局面。此外,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促使企业为抢占补贴窗口期集中抢装,短期内装机量激增,却也埋下了供需失衡的隐患。

国际环境也给光伏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供应国,产品占全球供应量的 70%-85%,但欧美国家通过 “双反” 调查及本土化政策限制进口,像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征收最高 250% 关税,导致中国出口严重受阻,企业不得不转向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与产能过剩。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大力发展本土光伏制造业,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预计未来中国在全球产能占比将从 80% 降至 50%-80%,外部竞争压力持续增大。

产能过剩已对光伏行业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2025 年一季度,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合计亏损 57.84 亿元,全行业超 40% 上市企业深陷亏损泥潭,17 家企业毛利率为负。为削减成本,裁员潮席卷整个产业链,隆基、晶科等企业累计裁员超 7 万人,大量中小产能也在加速出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