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02年非典期间给部队送蔬菜,战士们敬礼感谢,说这是最珍贵的支援

发布日期:2025-08-02 16:43点击次数:131

2003年那个春天,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雨,瓢泼一样。

那天凌晨,我抱着电话听筒,手都在抖,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王大姐,部队急需蔬菜,我们被封了,出不去!”

窗外电闪雷鸣,我望向院子里那堆沾满泥土的菜,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谁能想到,这些普通的蔬菜,竟会在那个特殊时期,成为维系生命的“宝贝”,换来军人们一个又一个,最庄严的军礼。

一、 骤雨初歇,心头乌云密布我叫王淑芬,今年52岁,在市郊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蔬菜基地。常年与泥土打交道,我的手粗糙,背也有些驼,可心里头却装着一份对土地的热爱,还有对家人的责任。我的丈夫老李,是个实在人,年轻时在国营工厂上班,退休后就跟着我一起打理菜地,嘴上总抱怨累,但干起活来比谁都起劲。儿子小军在城里上班,媳妇儿小芳去年刚生了二胎,是个小丫头,胖嘟嘟的,我们老两口的心头肉。家里日子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和和美美,安稳踏实。可2003年春天,这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破了所有的平静。先是电视里新闻滚动播放,接着是社区张贴的通知,街上的人少了,菜市场也冷清了许多。我们菜地的订单也急剧减少,大片大片的蔬菜滞销在地里,眼瞅着就要烂掉,我心里急得像着了火。“老李,这可咋办?菜要是再卖不出去,今年可就白忙活了!”我忧心忡忡地对坐在院子里抽旱烟的老李说。老李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眉头紧锁,吐出一团又一团的烟圈:“能咋办?等等看吧,都说这疫情很快就过去了。”他虽然嘴上说得轻松,但我能看出他眼里的担忧,比我更甚。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外的电话打了过来。电话是郊区部队营地打来的,他们的物资供应突然中断,急需蔬菜。接电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士官,声音带着焦急和些许无奈:“王大姐,我们这边临时出了状况,被封锁了,平时合作的供应商都进不来,您能不能帮帮忙?”我心里咯噔一下,部队,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虽然我以前也给部队送过菜,但那都是常规采购,从没遇到过这种紧急情况。“小同志,你们具体需要多少?什么时候要?”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越多越好,越快越好!”电话那头的声音几乎带着哭腔,“王大姐,我们这几千号人,菜都要断顿了!”我握着电话的手有些颤抖,这哪里是普通的生意,这是救急啊。可是,去部队的路平时就远,现在疫情当前,风险重重。更何况,儿子小军刚给我们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老两口千万别往人多的地方去,也别接触陌生人。“老李,部队打电话来了,说是急需蔬菜。”我把情况告诉了老李。老李一下子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烟袋锅子都掉在了地上:“部队?现在去?那多危险!”“可是他们几千号人,听着都快没菜吃了……”我犹豫着,心里天人交战。一边是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边是军人的求助,我这心里像吊了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

当晚,儿子小军也打来了电话,听说我们要给部队送菜,立马就炸了锅。“爸妈,你们疯了?现在外面多危险!那些地方能随便去吗?”小军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和不满。“小军,部队是特殊情况,他们是守护我们家园的。”我试图解释。“守护是他们的职责,可你们也得为自己想想啊!万一……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们怎么办?小丫头还那么小!”小军语气激动,甚至带了些指责。媳妇儿小芳也抢过电话,带着哭腔说:“妈,您别去了,您要是有个万一,我和小军可怎么办呀!”他们的担忧,我全都理解。可越是这种时候,我心里那份朴素的责任感就越强烈。部队是保护我们的,现在他们有难,我们难道能袖手旁观吗?老李一直没吭声,只是默默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显得格外凝重。我知道他在等我的决定,也知道他内心的挣扎不比我少。这不仅仅是送菜,更是冒着未知的风险,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这个晚上,我家院子里的灯一直亮着,照着那堆还没来得及运走的蔬菜,也照着我们老两口沉重的心。外面瓢泼大雨仍在继续,冲刷着大地,也似乎在冲刷着我们内心的犹豫与不安。

二、 紧急采购与邻里情深夜已深,雨声未歇,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部队小战士焦急的声音,还有儿子儿媳的担忧。这辈子,我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踏踏实实种菜,安安稳稳过日子。可现在,一个选择摆在我面前,让我无法逃避。老李翻了个身,低声问道:“还没睡着啊?”“嗯,睡不着。”我叹了口气。“你是不是还在想部队的事?”他的声音里带着疲惫。“你说,咱们能不去吗?他们都那么困难了……”我试探地问。老李沉默了片刻,然后坐了起来,点了一支烟,在黑暗中,烟头的红光明明灭灭。“老婆子,我听你的。你要是决定去,我跟你一起。”老李的声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心里一热,眼泪差点没掉下来。有老李这句话,我心里有了底气。“咱们明天一早,就把现有的菜装好,能送多少送多少。”我语气坚定地说。“行,就这么办!”老李的声音也变得洪亮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雨势终于小了些。我们老两口就起床,顶着绵绵细雨,开始采摘、分拣、装袋。然而,就在我们准备装车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我的农用三轮车出了点小毛病,前几天刚修过,没想到又罢工了。“哎呀,这车怎么回事,偏偏这时候掉链子!”我急得直跺脚。老李也在旁边捣鼓了半天,摇摇头说:“启动不了,估计是电路出了问题,短时间内修不好。”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蔬菜堆得像小山一样,可运不出去,再好的菜也白搭。我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

正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隔壁的张大爷听到动静,推开院门走了过来。张大爷是我们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是个热心肠。他退休前是汽修厂的老师傅,手艺特别好。“淑芬啊,你们这大清早的,车怎么了?”张大爷问道。我把情况简单一说,张大爷二话没说,立马挽起袖子,钻进三轮车底下查看起来。没过多久,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污,直起身说:“问题不大,保险丝烧了,我家里好像还有个备用的。”说着,他小跑着回屋,不一会儿就拿了个小零件出来,三两下就给换好了。“咔哒”一声,三轮车重新发动起来,发动机发出轰鸣,像一头苏醒的野兽。“张大爷,真是太谢谢您了!”我激动地说。“谢什么谢,远亲不如近邻嘛!”张大爷摆摆手,又看了看我们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蔬菜,“你们这是要送哪去?这么急。”我简要地说明了是送给部队的事情,张大爷听后,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色。“送部队啊,那可真是大好事!这疫情闹得,解放军战士也辛苦,是该给他们送些去。”他看着我们搬运蔬菜,又说:“你们老两口,搬得动吗?我这把老骨头虽然不中用了,但也搭把手。”说着,他竟然也动手帮我们搬运起来,一边搬一边提醒我们注意身体。有了张大爷的帮忙,我们的效率提高了不少,蔬菜很快就装满了三轮车。看着满载的蔬菜,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互助显得尤为珍贵。

三、 坎坷送菜路,险象环生出发了,老李小心翼翼地开着三轮车,我在后面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蔬菜,心里却始终提着。平时半小时的路程,今天却格外漫长。路上行人稀少,偶尔驶过的车辆也都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让整个城市都显得有些肃杀。到了市郊与部队营地连接的主干道,我们被第一道关卡拦了下来。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表情严肃:“请出示通行证!”“同志,我们是给部队送蔬菜的,没有通行证……”我上前解释道。工作人员一脸为难:“王大姐,现在是特殊时期,没有通行证一律不准通行,这是上级命令。”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部队催得急,没想到路上就碰了壁。老李也焦急地搓着手,这可怎么办?我拿出部队开具的一张紧急证明,递给工作人员:“这是部队给的紧急物资调运证明,您看这行不行?”工作人员接过证明,仔细核对了一番,又打电话请示了上级,足足等了十多分钟,才终于放行。“行了,但是进了这道关卡,前面还会有检查,你们一定要配合。”工作人员严肃地叮嘱道。“谢谢同志!”我连声感谢,老李也赶紧发动了三轮车。

继续往前开了一段,道路变得越来越荒凉。就在我们以为能够顺利抵达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一辆停在路中间的私家车。几个年轻人站在车旁,似乎正在争执着什么,看到我们的三轮车过来,其中一个人大声喊道:“别过来!前面封路了!”老李赶紧踩了刹车,我们这才发现,原来前面的路段被临时封锁了,几块大石头横亘在路中央。“这可怎么办?!”我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别急,我看看有没有别的路!”老李说着,从驾驶室跳了下来。他绕着三轮车走了一圈,指着旁边一条长满杂草的小道说:“这条小路可能通到另一边,以前有人走过。”这条小路看起来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而且很窄,我们的三轮车开进去恐怕会很颠簸。“老李,这路能行吗?车上这么多菜,别再给颠坏了!”我担忧地说。“没别的办法了,只能走这了,拼了!”老李一咬牙,开着三轮车缓缓驶入了那条小道。小路上坡下坡,泥泞不堪,三轮车在坑洼中颠簸得厉害,我紧紧抓着车厢,生怕车上的蔬菜会颠出去。突然,三轮车在经过一个大水坑时,一个猛烈的颠簸,车上的一个麻袋竟然滑了出来!“老李!菜掉了!”我大喊一声。老李赶紧刹车,我们跳下车,看到一袋子土豆滚落在泥泞中,有些已经摔破了皮。我心疼地捡起土豆,老李也帮忙清理着,尽管心疼,但看着前方还未知的路,我们顾不上太多,赶紧把土豆重新装好,继续前行。那条小路仿佛没有尽头,我们走了很久很久,久到我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

雨越下越大,模糊了视线。老李紧握着方向盘,额头渗出了汗珠,他的背影在雨中显得有些佝偻,但我知道他始终在坚持。我的手也因为长时间抓着车厢,被磨出了水泡,又酸又痛。饥饿和寒冷也开始侵袭我们,但我们谁都没说停下来休息。“老李,你还行吗?”我忍不住问了一句。“没事儿,再坚持坚持,快到了。”老李的声音带着沙哑,但他努力地保持着乐观。他打开了车载收音机,里面正在播放抗击非典的新闻,播音员庄重而坚定地讲述着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的故事。听着这些,我们仿佛又有了力量。为了那些在一线坚守的战士们,为了这份特殊的使命,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我们紧紧地盯着前方,希望能够在雨幕中看到部队营地的灯火。每当路况稍好,老李便会加速,生怕迟了片刻。雨水打在车窗上,噼里啪啦作响,混合着泥水,让前方的道路变得更加模糊,但我们谁也没有退缩。

四、 那一声震撼心扉的“敬礼!”当三轮车在泥泞中再次猛地一颠,发动机发出了吃力的嘶吼时,透过雨幕,我终于看到了!

那在风雨中猎猎作响的军旗,还有几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正焦急地张望着。

我的心猛地一跳,眼泪在瞬间涌上了眼眶,终于到了!当车子艰难地停在营地门口,泥水溅了战士们一身时,一名领头的军官没有责怪,反而快步上前,对着我们,对着这辆满载着希望与汗水的三轮车,庄严地举起了右手,那一声清脆而响亮的“敬礼!”

震彻了我疲惫而又激荡的心扉。

五、 营地里的温情与奉献那个领头的军官,看着大约三十出头,身材挺拔,目光如炬,他举手敬礼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道光。“辛苦了!两位老乡,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他放下手,快步走过来,语气里充满了真挚的感激。我还没来得及回话,眼泪就已经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一路的艰辛,所有的委屈,在那一声“敬礼”和这句感谢中,瞬间消散。“没事……没事,能帮上忙就好。”老李也有些哽咽,他连忙打开车厢,让战士们搬运蔬菜。几名年轻的战士也围了上来,他们的军装被雨水打湿,脸上沾着泥点,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大爷大妈,真的太谢谢你们了!”一个战士小心翼翼地从车上搬下一袋土豆,感激地说。“是啊,我们已经两天没吃到新鲜蔬菜了,多亏了你们!”另一个战士也接话道。他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每一袋蔬菜,仿佛那不是普通的土豆白菜,而是珍贵的宝藏。我看到有个战士在搬运时,不小心碰掉了地上一片菜叶,他立刻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捡了起来,放在了旁边的空筐里。这一幕,让我更加动容。他们不仅是守护国家的战士,也是懂得珍惜,充满感恩的年轻人。军官安排我们到旁边的休息室休息,并送来了热腾腾的姜汤和饼干。“两位老乡,暖暖身子,辛苦了。”他亲自端过来,态度谦和而真诚。姜汤暖身,战士们的感激话语更是暖心。我喝着姜汤,看着战士们有条不紊地搬运蔬菜,心里充满了自豪。能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真好。

休息的时候,我跟那位军官聊了起来。他告诉我,因为疫情突发,营地实行了严格的封闭管理,所有外部物资供应都面临巨大挑战。“我们不害怕病毒,就怕战士们吃不饱,打仗的时候,肚子可是头等大事。”军官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告诉我,为了保证战士们的营养,他们已经动用了所有的储备,但新鲜蔬菜的短缺是最大的难题。“您送来的这些菜,真是雪中送炭啊!”他再次强调。我问起他们营地里的情况,军官说,所有的战士都取消了休假,二十四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支援前线。他们不仅要进行日常训练,还要负责周边的疫情排查、物资运输等任务,许多战士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六个小时。“有的战士发烧了,宁愿自己扛着,也不说出来,就怕影响任务……”军官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心疼。我听着这些,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了这么多,而我们只是送了一趟菜,就已经觉得如此疲惫。相比之下,我们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看向窗外,雨已经停了,乌云也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军营的训练场上。战士们正在跑步,口号声响彻云霄,他们的身影矫健而有力。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

蔬菜全部搬运完毕,军官拿出一沓钱递给我:“王大姐,这是这次蔬菜的费用,真的非常感谢您。”我连连摆手,坚决不收:“军官同志,这钱我们不能收。这菜是我们送给战士们的一点心意,感谢他们为我们守护家园。”军官有些惊讶,他似乎没想到我会拒绝酬劳。“这怎么行,您一路上也付出了这么多……”“真不用!我们能帮上忙,心里已经很满足了。”老李也在旁边附和。军官看着我们坚定的眼神,最终也没有勉强,他只是更加郑重地向我们鞠了一躬。“两位老乡,你们的这份情意,我们部队全体官兵都会铭记在心!”他还说,等疫情过去,一定要请我们再来营地做客,让我们看看他们用这些蔬菜做出来的美味饭菜。在离开营地时,所有的战士都整齐地站在门口,对着我们,再次庄严地敬礼。那齐刷刷的敬礼,那一声声“感谢!”“再见!”的回响,让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这不仅仅是一次送菜,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我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感受到了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和团结的力量。

六、 归途的思索与心境转变回程的路上,虽然没有了蔬菜的重压,但心里却承载着满满的感动和自豪。来时的紧张与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满足。老李哼起了年轻时常唱的革命歌曲,调子有些跑偏,但声音却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老婆子,你说咱们这一趟,值不值?”老李转过头问我。“值!太值了!”我斩钉截铁地回答。我的眼睛望向远方,仿佛还能看到战士们庄严的敬礼,听到那一声声真诚的感谢。那不仅仅是对我们送菜的感谢,更是对我们这份心意的认可。我想起儿子小军的担忧,和媳妇小芳的哭泣。他们当然是对的,在疫情期间外出,确实有风险。但有些事情,并不是单纯用得失去衡量的。人活一辈子,总要有些时候,去做些不计回报,只为心中的信念和责任而驱动的事情。就像那些在前线拼命的医护人员,那些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还有那些日夜训练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难道不知道危险吗?他们难道没有家人吗?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回想起一路上遇到的各种情况,从关卡的严格检查,到小道的惊险颠簸,再到部队里的温情感动,这短短的一天,仿佛经历了人生百态。有人因为恐惧而选择封闭,有人因为利益而斤斤计较,但更多的人,是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展现出人性的光辉。比如张大爷,他没有半点犹豫,就主动帮忙修车,还帮我们搬运。他也是一把年纪了,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却依然愿意为邻里出力。还有那些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严格执行规定,但当看到部队的紧急证明时,也展现出了人性的通融和理解。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特殊时期,考验的不仅仅是社会管理能力,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和互助。而我,一个普通的农妇,能够在这场全国性的抗疫斗争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感到无比荣幸。这不仅仅是送了菜,更是送去了我们的心,送去了普通百姓对子弟兵的支持和爱戴。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生活,是不是太过安逸,太过计较个人得失。这次经历,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更深刻的责任。人到中年,更应该明白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柴米油盐,更应该有家国情怀,有奉献精神。

到家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院子里,老李的烟袋锅又开始吧嗒吧嗒作响。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突然说:“老婆子,你说等这疫情过去了,咱们是不是得给部队多送点菜啊?”我笑着点点头:“那是当然!不光要送菜,咱们还得把菜种得更好,让部队的战士们,吃上最健康,最新鲜的蔬菜!”这次经历,不仅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反而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更强大的力量。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我想,等疫情过去了,我要把菜地打理得更好,多尝试种植一些新品种,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能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也要多和老李一起参加一些社区的志愿活动,用我们的双手,去回报社会。至于小军和儿媳的担忧,我知道他们是爱我,是怕我出事。但我也希望他们能明白,有些事情,是必须去做的。也许有一天,他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选择,我希望他们能像我们一样,勇敢地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次送菜的经历,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盈,更有意义。

七、 家庭的和解与代际的理解回到家,我们还没来得及休息,儿子小军的电话又打了进来。这次他的语气不再是责怪,而是带着浓浓的担忧和一丝愧疚。“妈,爸,你们没事吧?安全到家了吗?”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没事,都挺好的,顺利把菜送到了。”我轻松地说。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我听到小军深吸了一口气,带着哭腔说:“妈,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说您。我就是担心您和爸……”“傻孩子,妈知道你是为我们好。”我的心头涌起一股暖意。小军接着说:“今天我在新闻里看到报道,说部队物资供应紧张,很多市民自发捐赠物资,我才明白你们做的事情有多重要。”“爸妈,你们真的太伟大了!”小军的声音里充满了敬意。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儿子用“伟大”这个词来形容我们,我心里五味杂陈。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却得到了儿子如此高的评价。这让我意识到,代际之间的理解,往往需要一个契机。这次疫情,这个送菜的经历,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它让小军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到了我们这代人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他不再只是关注我们个体的安危,而是看到了我们行为背后所代表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媳妇儿小芳也抢过电话,带着哭腔说:“妈,今天新闻里也播了,有市民给部队送菜的报道,我……我才知道您和爸冒着多大的风险,做了这么大的好事……”她哽咽着说不下去,我知道她是在为之前的阻挠和担忧而自责。“小芳啊,别哭,妈没事的。”我温柔地安慰她。“妈,我以前总觉得你们老两口在家种菜,就是过小日子,可现在我才明白,你们的生活比我们这些年轻人,更有意义,更值得我们学习……”小芳的话让我感到欣慰。小芳是一个城里姑娘,从小娇生惯养,嫁到我家后,虽然孝顺,但总感觉她和我们老两口之间,有一层看不见的隔膜。她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对我们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总有些不理解。而这次疫情,我们冒着生命危险给部队送菜的举动,彻底触动了她。她开始重新审视我们,审视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她看到了我们身上那份质朴而又坚韧的品格,看到了我们对国家、对社会的无私奉献。这不仅仅是一次情感的升华,更是代际之间观念的融合。我告诉她,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那些真正伟大的人,是那些在一线奋不顾身,甚至牺牲生命的英雄们。小芳在电话那头连连点头,她对我们说,等疫情过去,她一定要带着小丫头来看我们,帮我们干活。

这次经历,让原本平静的家庭泛起了涟漪,但最终,这涟漪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凝聚力。第二天,小军就给我们寄来了许多防护用品,还寄来了他从网上买的营养品,千叮咛万嘱咐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以前,他总觉得我们老两口土里土气,现在,他看我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尊敬。媳妇儿小芳也经常打电话过来,嘘寒问暖,还主动和我们分享一些育儿知识,仿佛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小丫头在视频里,也奶声奶气地喊着“奶奶真棒!爷爷真棒!”听到孩子稚嫩的赞扬,我和老李都笑开了花。家里的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温馨与和谐。我们不再仅仅是彼此的亲人,更是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共同经历风雨的战友。这次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但也让我们家庭的爱变得更加深沉,更加坚定。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富有,不是物质的丰裕,而是亲情的温暖,是人心的凝聚。

八、 黄昏的感悟与“老有所为”的新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终于渐渐平息,社会秩序也逐渐恢复正常。我们菜地的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但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街道上,人们依然戴着口罩,但眼神中不再是恐惧,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坚定。社区里,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大家互相帮助,守望相助。新闻里,依然会有关于疫情的报道,但更多的是对英雄的歌颂,对团结的赞美。这一切都让我感到,虽然疫情带走了很多,但也教会了我们很多。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健康,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它也让我们明白,国家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我常常坐在院子里,看着菜地里绿油油的蔬菜,思绪万千。我的前半生,都在为了生计奔波,为了家人操劳。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年纪,就应该在家享清福了。可是,这次疫情,这次送菜的经历,让我对“享清福”有了新的理解。真正的清福,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能够发挥自己的余热,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老有所为”,这四个字,对我来说,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经过这次送菜,我们在当地社区里也小有名气。许多人知道了我们给部队送菜的事情,都竖起大拇指。社区主任也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蔬菜配送服务。我和老李二话没说,立马答应了下来。现在,我们每周都会抽出两天时间,开着我们那辆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三轮车,在社区里穿梭,为老人们送去新鲜的蔬菜。每次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他们一声声“谢谢您,王大姐!”“李师傅,您辛苦了!”,我们都觉得无比满足。这些简单的感谢,比任何金钱都来得珍贵。我还主动加入了一个社区老年合唱团,虽然我唱歌五音不全,但在大家的带动下,我也开始放声歌唱。我们在社区活动中心,唱着那些年代久远的歌,唱着我们年轻时的激情,也唱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这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我发现,原来退休后的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充满意义。我不再是那个只知道在菜地里埋头苦干的农妇,我也拥有了新的社会身份,新的价值。我的世界,变得更加开阔。

在这次疫情中,我和老李的感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我们一起面对风险,一起承担责任,一起经历了那些难忘的时刻。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没有半点犹豫,坚定地站在我身边。这让我看到了他平时不曾流露出的坚毅和担当。他也看到了我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和执着。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现在,我们更多的是互相体谅,互相扶持。有时,老李会悄悄地给我泡一杯热茶,有时,我也会给他准备一份他爱吃的点心。这些细微的关怀,都渗透着岁月的沉淀,也饱含着真挚的爱意。夕阳西下,我和老李常常坐在院子里,看着晚霞染红天边。他会拿出他的旱烟袋,慢悠悠地抽着,而我则靠在他身边,听他讲那些年轻时的趣事。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掌心传来的温暖,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我们知道,未来的日子,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们不再害怕。因为我们有爱,有家,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那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黄昏恋,不是青春的激情,而是经历岁月洗礼后的相濡以沫,是平淡生活中的细水长流,更是患难与共后的深情相守。

九、 生命的礼赞与希望的传递一年后,疫情完全过去,社会恢复了常态。部队营地那边,那位军官真的打电话来,邀请我们去营地做客。我和老李特意穿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带着精心挑选的自家种的蔬菜,再次踏上了那条熟悉又充满回忆的道路。这次,路上没有了封锁,没有了惊险,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畅。当我们再次来到营地门口,那座高大的营门依旧庄严,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勃勃生机。那位军官站在营门口迎接我们,他依然那么挺拔,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王大姐,李大哥,欢迎你们再次来到营地!”他微笑着,热情地与我们握手。我们看到了营地里,曾经因为蔬菜短缺而显得有些瘦弱的战士们,如今都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笑容。食堂里,炊事班的战士们正忙碌着,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还有饭菜的香味,弥漫在整个营区。我们参观了营房,看到了战士们的训练,也了解了部队在疫情期间为人民付出的努力。军官带着我们去了食堂,我们看到了他们用我们曾经送去的那些蔬菜,做出了美味的饭菜。“大姐,您看,这是我们用您上次送来的白菜做的酸辣白菜,还有这土豆炖牛肉,那土豆可都是您亲自种的!”一个年轻的炊事兵端着菜盆,自豪地介绍道。看着战士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菜,我的心里充满了说不出的满足和喜悦。能够用自己的劳动,为这些可爱的战士们提供口粮,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这不仅仅是一顿饭菜,更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

在营地里,我们还遇到了一些新兵。他们都是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眼神清澈而坚定。当军官向他们介绍我们时,这些年轻的战士们都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老乡啊,在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给我们送来了蔬菜,他们是我们的恩人!”军官对新兵们说。新兵们听后,都齐刷刷地向我们敬礼,眼中充满了敬意。看着这些年轻的生命,我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就这样传承着保家卫国的使命。而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也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他们。这是一种无形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生命虽然会老去,但奉献的精神却可以永恒。我告诉新兵们,要好好训练,好好保卫我们的国家,人民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军官笑着说:“王大姐,您是我们的老英雄!”我连连摆手:“哪里哪里,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正的英雄是你们!”但我的心里,却有一股暖流涌动。被这些年轻的战士们称为“英雄”,这比任何荣誉都更让我心潮澎湃。

从部队营地回来后,我的生活依然平凡,但我的内心却不再平凡。我依然每天在菜地里忙碌,依然和老李拌嘴,依然会为菜价波动而烦恼。但我知道,我的生活,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我不再是一个只关注自己小家庭的农妇,我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我和老李还坚持给社区里的老人们送菜,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还会定期去社区活动中心,和其他老年人一起唱歌、跳舞、聊天,分享我们的故事。我的白发越来越多,皱纹也越来越深,但我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真诚,越来越灿烂。我的人生,在黄昏时分,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那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送菜经历,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平凡的人生,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辽阔和人性的光辉。它告诉我,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能够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多少。它也告诉我,只要心存善良,勇于担当,平凡的人生也能书写出不平凡的篇章。我们这些普通的中老年人,虽然不再年轻,但我们依然有能力,有力量,去爱,去奉献,去点亮这个世界。生命之花,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盛开得如此绚烂。

那次特殊的送菜之旅,是生命中一次难忘的洗礼。它让我在平凡中感受伟大,在奉献中找到价值,也让家庭和代际关系在理解与包容中更加紧密。

黄昏虽近,但我们依然能点亮希望,活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彩与担当。

推荐资讯